跳到主要內容區

【優良教師】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簡月真老師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7-03

校級優良教師(97/112)
原住民民族學院
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

簡月真
  據悉,當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時,他覺得「很奇怪」,進而開始思考「為什麼」會產生此現象。我在大阪大學留學期間常聽指導教授真田信治老師說:「對一個看似平凡的現象產生疑問並從中尋找『奇怪』、『不一樣』的地方,是從事研究的基本態度。許多研究便是將內心的感受對象化,客觀地思考為何會產生這種現象,進而探討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形成過程。因此,應該好好珍惜自己對週遭事物直覺『奇怪』、『不一樣』的感受。不過,只是『感覺』的話還不夠,必須將情感提升為思考,讓自己成為一個觀察者,科學性地去追究『為什麼』」。其實,這樣的態度並不限於學術研究領域,職場中、日常生活裡,若能多一份觀察力與思考力,相信人生會更有智慧、更積極有意義。我想:大學教育要培育的正是這種有洞察力、有思考力的年輕學子。
  我的專業領域是語言學,藉由對語言的觀察與思考,是我培育學生兼具感性與知性的方法。有些人認為「語言學」是門艱深乏味的學問而敬而遠之。殊不知這是人類為了溝通、自我表達等所發展出來的一套符號,無論在音、詞、句法等各方面皆是有系統且充滿創造力的。語言現象的探討能使人對人類心智能力的奧妙驚嘆不已;語言多樣性的認知、語言無優劣之分的體悟,更有助於解決族群間的誤解、對立以及偏見。
  我讓學生認識語言學的第一步是從反思日常生活的語言使用開始。例如觀察看板或新聞標題,從語意學、句法學等觀點進行分析;觀察年長者或外籍人士的華語,從第二語言學習的角度進行考察。 我相信一個成功的教學法應該是拋磚引玉,讓學生能靈活學習、舉一反三。但,活潑教學的同時我堅持基本概念的正確理解不可馬虎。讓學生自由發展,但其前提必須是學生要下功夫踏實打好基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請同學發言或分組討論,每個單元結束後我會發問卷也會舉行平時測驗,或用分組競賽的方式,確認學生是否正確理解課程內容中的基本概念。當然,我本身也積極地從事研究、參與研討會等學術活動,隨時掌握最新的研究動態,反應於課堂教學,讓學生們能不斷獲得新知。言教不如身教,授課教師的專業表現能帶給學生正面、積極的影響。
  教室規則的遵守也是我很注重的一環。上課不遲到、不吃東西、不使用手機是最基本原則。我也會進而要求同學做好教室清潔,共同創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空間。我認為培養優良社會公民是大學課程中應加強的層面。我相信一個有學識且有人文素養的大學生畢業後,不管在哪個行業服務,都可以有所成就,對社會有所貢獻。
  我大學畢業後到日本求學,在大阪生活了八年。初到大阪因為聽不懂大阪方言鬧了許多笑話、因日語不好而發生了一堆糗事。例如想買魚回家蒸,選了尾眼睛清澈明亮、魚頭看起來超級美味的魚請老闆幫忙「殺」,沒想到出來時竟是去頭去尾又去骨的sashimi……。哈!哈!哈! 一籮筐的趣事,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會忍不住哈哈大笑。上課偶爾穿插一下這些小故事,好像還蠻受同學們歡迎。而且還可有效對付瞌睡蟲!
  「Boys,be ambitious!」(少年啊,要胸懷大志!)這是北海道大學前身的札幌農学校第一任副校長William S. Clark.博士1876年在北海道留下的名言。無論哪個時代、哪個地方,有胸懷大志的年輕人,國家才會有光明燦爛的未來。我常提醒同學要築夢、追夢,鼓勵同學參加留學考試到國外念書,開展視野。我希望學生們知道:只要務實努力,「我的未來不是夢!」。學生們稱我「東洋小魔女」,我期許自己不斷地增強「魔法」,帶給孩子們更多的「希望」與「勇氣」。
  塑化劑風暴、黑心油事件讓全民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台灣社會有太多利慾薰心、罔顧專業的人,再加上處處可見媒體充斥著情緒化的報導,在這樣的社會歪風之下,學校教育顯得格外重要。我們要積極培育出有思考力、有學識、有人文素養、胸懷大志的青年,台灣社會才有光明的未來。

 

業務承辦單位: 課務組 Curriculum Div. ☎ 6122~6126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