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優良教師】物理系郭永綱老師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7-03

校級優良教師(103)
理工學院
物理學系

郭永綱
  • 教學理念及方法:
      身為大學裡的一份子,本人認為對學校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教學」,因此在東華任教期間均全力以赴,並秉持「教學相長」的原則下儘量嘗試開設新課程。不論從物理系碩博班到大學部的必選修課程或是大學部的實驗課籌設,本人均有相當程度的投入。尤其一直以來本人負責本系及理工學院的教育學程課目,為了要提升未來準中學老師的專業知能,於教學理念及方法上必須以身作則。因此,在授課內容以及方法,具其挑戰性。但本人一向樂於接受挑戰,並樂於將過去幾年來教學理念及方法和諸位分享。 在教學理念上,本人不斷思索著,東華物理畢業學生應有什麼學習特質? 『勇於表達自我,不斷挑戰自己的學習精神及態度』,是本人希望在能夠在授課之後,除了培養學生專業學養之外,更須具備的能力。
     
  • 授課教師的自我要求:
      除了充實的授課內容及教學目標之外,本人在授課態度上,以讓同學在課堂上勇於表達自己的問題及學習自我勉勵。以本人的經驗,在教學前幾年,當學生在課堂上問了所謂“應該在高中就學過的”問題時,常常莫名的生氣,並且花了許多時間 訓示”學生不用功。其結果往往是學生從此就不敢再問問題,不但挫敗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與授課老師之間的互動也因此而不能運作。不如老師收起自己生氣的負面情緒,以相同訓示的時間,解釋學生所問的問題,並鼓勵學生回去溫習以前學過的學課。經過這樣以解惑、引導的方式運作之後,感覺到上課學生與老師更之間更能充分了解彼此,並達到教學目標。
     
  • 對於授課同學的要求:
      惰性是人之常情,但努力學習的精神及潛力則是可以被激發的。不打折的學習目標,以及修課評鑑標準是激發學習及潛力的壓力來源。對授課學生而言,壓力不可是暴力型的,需配合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的壓力是善意的、鼓勵的以其有目標的,讓學生在無形中將壓力化為個人的挑戰。
     
  • 教學方法:
      一般而言,不打折的學習目標以及學期成績評量標準,極容易造成授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衝突。因此,完備的教材以及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將學生的壓力轉為挑戰不可或缺的養分。課堂中多方面和學生互動,並充分掌握同學們的學習效率更不可或缺的催化劑。當授課學生體認到,來上課可以學會授課內容時,可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課堂上,當大部分同學都能了解的授課內容時,課堂上的學習能量所呈現的是相當正面的,這股正面的能量,往往影響了即使是無法充分了解授課內容的同學,也會想辦法去了解。這股「來上課是可以了解授課內容」氣氛是大多數同學上課的感受。當然,這些目標需要授課老師精心設計的上課內容,以及從易懂的觀念循序漸進至較深的教材去達成,這在基礎物理訓練上是極為重要的。 以我在物理系曾授過的必修課力學、電磁學、熱力學、量子力學及基礎物理實驗為例,我在課堂上總是會從物理史上最具關鍵意義的實驗或人物來帶入物理科學的發展,如此學生會對理論的形成及實驗的發展會有更深刻的瞭解。例如:力學可以由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到伽利略以實驗來證明假設以及牛頓提出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出發,而萬有引力定律又可從開普勒行星定律有所連結。熱學可從焦耳的研究及卡諾提出熱機循環到湯普生之絕對溫標之定義作整理,電磁學從靜電的發現到電池發明以及電與磁的關係之發現到馬克士威將所有電學定律合成一組方程式而導入電磁波理論。再來就是現代的量子力學代表人物就是愛因斯坦,由海森堡和波爾的矩陣力學,再導入薛丁格波動方程式使量子力學之理論加以完備,而這些偉大物理學家的生平也代表了物理學的演進。我認為物理系同學必須對於這些物理進程有所瞭解,才有可能將所有學科融會貫通。
業務承辦單位: 課務組 Curriculum Div. ☎ 6122~6126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