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優良教師】中國語文學系李正芬老師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7-03

校級優良教師(94)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中國語文學系

李正芬
  正芬老師於民國86年進入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任教,一直擔任中文系語言課程,如語音學、聲韻學、語言學概論的教學工作,與東華大學合校後,仍持續教授語言相關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置入新的研究成果,使教學內容能保有學術的前瞻性。
  語言課程對中文系同學而言非常陌生,是從未接觸過的專業領域,且稍嫌艱澀困難,讓部分同學們心生畏懼,但歷史語言課程為全國中文系共同的核心課程,不但有其重要性,也影響同學畢業後的競爭力,因此在教學時,常常必須兼顧學習興趣與教學內容的充實性。
  在課程內容方面,為提昇學習成效,正芬老師認為首重教材的編寫,因此多以自編教材的方式授課,以同學能夠理解的進程,逐步深入學科內容,唯有內容循序漸進,並力求教學過程順暢,才能排除同學因對課程感到陌生而產生的阻礙,希望同學在課堂上能立即理解課程內容,不因教學時,教師自我產生的「雜訊」,而阻斷同學上課的思緒。   在進入課程之後,則必須建立理論的組織性、系統性。正芬老師常在章節結束時,強調及加強各部份之間的演變與關聯,才能組織成具有完整概念的語言知識體系,對語言的認識才能是流動的,而非片斷的認知。
  語音是以聲音為基礎,若脫離聲音,則理論有如空中閣樓,雖美卻總有抽象虛幻之感,不若文學與思想的可興可感。當課程的本質就是如此時,如何充分理解同學在學習上的困境,並且設法解決,則顯得格外重要。
  正芬老師因為在中文系教授了較為特殊的課程,因此對於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特別留心。正芬老師覺得師生之間彼此的「信任」,或說同學對老師的「信任」,與課程內容同等重要,只有對老師充分信任,老師才有機會聽到同學說出自己的學習困難,進而引領同學深入學習情境,讓同學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與同學培養良好互動,來自於老師對學科的熱情、對教學的認同,以及看到同學認真學習、認真思考時的感動,因為凝思是最美麗的畫面,是開啟生命深度的第一個步驟。
  正芬老師任教的語音學、語言學概論、聲韻學三科,是教師檢定或研究所的必考科目,教學的具體事蹟,是同學因為課堂學習,通過了考試,或以課堂報告錄取了學校,然後很興奮向老師說:謝謝老師!正芬老師說,也有些不太具體的教學事蹟,是同學因為接觸了語言學的學習,發現興趣所在,讓埋下的種子發了芽,展開了人生未來的道路。
業務承辦單位: 課務組 Curriculum Div. ☎ 6122~6126
瀏覽數: